研究工作,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2020年8月17日,北京丰台金中都。审计署党组书记、审计长侯凯在2020年审计署集中整训时要求,审计机关要把开展研究型审计作为头等大事,聚焦主责主业,着眼促进改革,在揭示问题的同时,推动完善制度机制,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青岛审计人员实地调研农村智慧物流与供应链基地项目
一年多来,从北国边疆到南海之滨,从茫茫大漠到雪域高原,全国各级审计机关牢固树立大抓研究的鲜明导向,心怀“国之大者”,聚焦改革前沿,把推进审计工作与研究工作有机结合,以研究型学习深化研究型审计,在“谋研究”“能研究”“会研究”上持续发力,研究型审计的质效和能力稳步提升。
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抓研究
上海市审计局举办金融审计青年论坛,提升对政策制度理解与把控
研究是推动审计工作发展的宝贵经验。
审计系统30多年的风雨历程,走的就是一条边研究、边总结、边提升的发展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赋予审计新的职责和使命,对审计工作要求更高、标准更严、覆盖更广。面对新形势和任务,吃老本、凭经验,“以不变应万变”的时代已经过时。
“全国各行各业都在深化改革,我们处在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下,如果不研究,审计工作将难以开展,甚至丧失审计的资格。”侯凯审计长的讲话,语重心长,令人深思。如何落实好署党组的重要部署,是各级审计机关谋划部署这一工作时着力最多的问题。随即,一场场头脑风暴在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展开。
在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成都特派办,研讨会,集思广益;交流会,畅所欲言。京津冀特派办围绕“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主线,深入研究审计对象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改革方向、职责履行、业务运行、管理模式,将专业研究思维贯穿审计项目安排、实施、讲评、档案运用全过程,通过发挥专业研究团队作用,着重解决特定专业领域急需研究的问题和方式。成都特派办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办领导负总责,科学谋划,统筹安排,确保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密结合,同步开展,避免“两张皮”“一头沉”。
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审计厅,也把研究型审计做到前沿。连续八场“聚焦主责主业做实研究型审计”专题研讨会,让人畅汗淋漓,听着实在解渴。“不穿衣戴帽,直奔研究主题,有思考有建议”。说起当时场景,经济责任审计一处处长梁晓阳依然很激动。一场一个专题,一次一个领域。他和其他处室负责人个个登讲台,人人领课题,围绕各项业务的运行机制、管理内容和工作规律,结合审计实务,聚焦行业性质,展开深入讨论。
在全国各地,一个个工作意见,一项项保障举措也应运而生,为开展研究型审计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湖北省审计厅专门印发《关于建立审计智库常态化开展行业领域综合研究分析的实施意见》,对常态化开展行业领域综合研究分析作出具体要求,标志着湖北省研究型审计进入深化提升阶段。福建省审计厅出台的《关于推进研究型审计的实施办法(试行)》,紧扣项目组织管理链条,围绕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审理和项目成果利用等四个重要环节提出了强化研究的具体要求。
“研究一年,实施两个月。看似耽误时间,实则提升了效率,更增添了信心。”浙江省嘉兴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江强说,为了激发审计人员的研究热情,他们出台了《关于探索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实施意见》,还依托4个项目开展研究型审计试点,让审计人员带着课题上项目、下现场,增强开展研究的紧迫感和主动性。
注重成效:紧贴实务搞研究
审计署深圳特派办组建研究小组系统分析研判深圳、海南财政运行特征,实地延伸
武汉市审计局组织研究项目运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海南,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温润的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芬芳。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农业科技试验区,也是全国种业创新资源最集中的区域。
此刻,审计署深圳特派办正在组织实地查勘育种情况。审计中,他们紧扣“农业—粮食—种质—南繁”主题,展开审计调查研究。
为将理论研究做深、做实,审计人员头顶烈日,多次来到育种现场,实地了解制约南繁基地在科研沉淀、产业聚集等方面的卡点、痛点。
从权限审批、自主创新、生物安全等视角出发,审计组撰写出上万字的《南繁硅谷调研报告》,成为审计工作人手一本的“指引手册”,为谋划工作、破解难题,提供第一手资料。审计组成员说:“通过研究型审计,我们对项目有了精准的画像,一些与地域特征不一致的问题很容易浮出水面,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苏北某市,一座生长在垃圾处理场上的“山峰”引起审计人员注意。“风景山”绿衣掩盖下的“真身”,实际为垃圾堆体上覆盖了绿化处理。这也是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专项审计调查反映的368项问题之一,丰硕的成果得益于审计研究贯穿始终。
土壤污染防治专项审计,涉及面广、专业知识强,为更好完成任务,江苏省审计厅积极开展审前调查,通过不断研究探讨完善审计方案。审计过程中,严把问题定性,不仅对问题产生原因进行深层次多维度剖析,还从体制建设、机制落实、监管防范、履职尽责等方面提出建设性建议。如今,“风景山”整改清运工作已经展开,相信这里很快就会风景这边独好,草更绿,水更清。
侯凯审计长强调,研究不是在审计工作之外另起炉灶,而是始终融入贯穿审计立项、实施、报告全过程。一年多来,各地审计机关紧贴审计实务,不断推进“研究型审计”在内容、形式、方法上走深走实。
广西审计厅立足区域整体布局,将政策研究融入到审计工作总体谋划部署中,让研究型审计真正“活”起来。通过研究将热点政策与审计项目相结合,在吃透政策的基础上,让参审人员谋思路、定措施、出实招、求突破。
做实研究型审计,人员是重要环节。重庆市铜梁区审计局通过搭建各种学习平台,让审计人登台讲授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研究心得,扫清业务盲区;定期开展项目推进会总结交流组织管理、审计经验,做到人人共享、全员受益。
在一些项目领域,一些审计机关也在积极发挥研究型审计带来的新思路、新优势。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审计局在政府投资审计中,基于项目阶段化管理,组织探索该类项目审计思路与方法,推动整改落实,促进政府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高效实施和开展。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有所悟,而后笃行。把研究融入日常,不断推进研究型审计制度化、常态化,是服务审计、服务审计一线、服务审计实践的必由之路。
创新方式:站在前沿谋研究
南京市审计局扎实做好审前调查研究
深冬的兰州,哈气成冰。审计署兰州特派办资源环保处却是一派热火朝天景象。审计青年们分别以生物多样性研究,全面理解“碳达峰、碳中和”等为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和交流。
与此同时,1700多公里外的春城,审计署昆明特派办组织的宏观政策研究岗位大练兵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为突出成果运用,他们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让部分获奖代表分享研究过程中所感所获,使大练兵真正成为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研究过程。
研究的目的是知己知彼,确保揭示问题有的放矢,精准到位。但研究什么,怎么研究?是摆在各级审计机关面前的“必答题”。“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开展研究型审计首先要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所审计地区、行业、领域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山东省胶州市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于江宏一语中的。近年来,他们始终遵循这一原则,将研究型审计作为谋审之基和强审之道,通过“一审多项”“一审多果”的统筹协调,推动解决了资源环境审计领域的“老大难”问题。
对于审计署济南特派办来说,2021年是个收获颇多的年份,多项成果获奖并受到署领导表扬,背后源于研究型审计的深度开展。他们立足审计前沿,将数据分析与审计研究相互融合,从不同角度还原审计对象各项业务,实现对审计对象的精准画像。建立《数据分析发现问题查处及整改情况台账》,引导审计人员对问题线索进行全流程跟踪,通过大数据关联分析,不断提升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成果质量。
审计署沈阳特派办在开展研究型审计中,更加注重常态化。通过“沈办讲武堂”“菁英训练营”等培训专题,及时将优秀研究成果固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方法。审计署太原特派办推行分处室、分专题研究模式,各处室立足所负责专业领域,建立审计对象资料库和审计方法资料库,把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贯通起来;审计署上海特派办鼓励和推动各处室根据重点审计项目组织开展专题研究,立足行业和区域特色,开展专家讲学、专业培训、青年论坛、金融“百川”讲坛等研究活动,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
一木难成林,万华皆为春。全国各级审计机关也是各有高招,以研究型审计成效推动审计工作提质增效。甘肃省审计厅把研究融入审计项目开展全过程,审前加强政策性研究,审中突出过程性研究,审后注重结果性研究,并专门制定《甘肃省审计厅业务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绩效考评(试行)办法》,明确考评内容、标准和方法,做好审计项目后评估工作,推动下一年度更科学合理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山东省菏泽市审计局在乡村振兴审计中,将研究作为审计的前置准备,在实施方案上做足研究功课,促进审计目标重点更加精准聚焦。特别在问题整改上,坚持边审边改,及时推送审计发现问题清单,研究提出具体整改要求,帮助审计对象明确审计整改方向,有效提高了整改实效。贵州省织金县审计局在做优审后“总结文章”的研究上下功夫。深入分析审计查出问题成因,指导被审计单位制定切实可行整改方案,切实以审计成果服务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审计人员一定要养成一种习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剖析原因、提出建议一气呵成。”这既是侯凯审计长对全国审计人提出的殷切希望,也是适应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必备素质。《“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创新审计理念,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的要求。春寒料峭,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开展研究型审计的热情澎湃涌动,谋研究、做研究已经蔚然成风,并成为每一位审计人的行动自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研究型审计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